8月17-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剪纸教学活动,于济宁运河夜校悄然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是由设计艺术学院“剪映青春,非遗传承”团队开展的社会志愿服务,旨在带领更多青年领略剪纸艺术的无穷魅力。

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济宁太白楼、济宁大剧院、东大寺、通讯大厦等著名景点和建筑,认真考察各个建筑的特征与历史,并且通过查询网络资料,咨询相关工作人员和听研学讲座。他们穿梭在宏伟的济宁大剧院,漫步在充满创意的鲁班手造产业园,驻足于热闹的深科广场,徜徉在独具韵味的“运河记忆”文化街区,踏入宁静而充满书香的新华书店·漫舟书城,逐一打卡“文创商店”,充分了解济宁市任城区的文化特点,为设计剪纸底稿积累大量的思路和参考。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志愿团队深入学校开展宣传普及。他们走进运河夜校、社区开展剪纸技艺知识讲解和技艺传授,该“遇见非遗”小课堂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吸引了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小孩的广泛参与。期间为了调动夜校青年的学习热情,团队组织举办了“我心中的济宁”剪纸比赛,通过团队分工合作,促进团队成员彼此的交流,碰撞创意设计,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通过剪纸技艺尽情诠释济宁风采。该行动获得了运城区团委的大力支持与认可。
立足设计艺术专业特色,团队成员在传统剪纸技法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创作主题剪纸文创10余件,使剪纸艺术更富有“年轻”的形式和图案,更具时尚感。通过青年与古老的剪纸艺术相遇,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下一步,“剪映青春,非遗传承”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深挖非遗剪纸中的爱国元素,通过创意设计、宣传普及、技艺带教、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传承非遗技艺,为非遗技艺增添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