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学生会在学院党委和团总支的引领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推出“125”服务工作新模式,即依托“我为同学办实事”一个主题,以学生会暖心服务岗为载体,建立“特色反馈机制”和“整改落实机制”两个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同时围绕“五育并举”推出多项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特色品牌活动。以“125工作法”,更好贯彻落实服务同学的初心与职能,打通学生会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立暖心服务岗,聚力凝心办实事
学院学生会围绕“我为同学办实事”主题,建立“学生会暖心服务岗”,以办公室常驻服务岗和重点活动临时服务岗两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会服务学生的重要作用。


学生会常驻服务岗组织志愿者在学院办公室值班,以保证快速高效响应师生需求,发挥好师生桥梁纽带作用。学生会临时服务岗在毕业季、迎新季、学生外出考察以及学院承办的重大活动期间,协助开展毕业生离校、新生入学、布展撤展等工作,满足学生各项需求,在毕业季、迎新季面向全校同学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青春‘证’好,照亮前程”主题拍摄活动,无偿免费为同学拍摄纪念照;在专业外出写生考察的过程中,临时服务岗志愿者担任“信息员”、“服务员”的角色,及时传达行程安排、天气变化等重要信息,做好物资补给、紧急医疗援助等相关事宜,全面保障考察学习顺利进行;在学院举办的各项毕业设计展、主题AI设计展以及承办的校庆75周年展览等活动中,成为幕后劳作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通过学生会服务岗,志愿者得到全方面的锻炼,师生也获得了更多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创新服务机制,畅通意见反馈渠道
为进一步深化学生会组织改革,切实履行好倾听学生呼声主张、反映学生利益诉求、维护学生正当权益的工作职能,保障广大学生民主参与学院治理的权利。学院学生会广泛收集青年学生在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普遍诉求,推进学生与学院发展共进共促。



学生会立足学生立场,以满足大学生日常需求为切入点,推出特色反馈机制,开展“学习委员沙龙”、“退伍学生沙龙”“学生骨干沙龙”等多项沙龙活动,通过与学生干部的深入探讨交流,发现工作中各种问题,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每学期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调查,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一年来通过线上问卷星调查、线下意见箱公开集中投递的形式,共累计收取线上意见和建议1000余份,线下近200份;开展“每周一报”制度对学生会志愿者工作期间遇到的各项问题统一上报到学生会主席团和指导教师,以召开全体例会、部长例会、部门例会等形式进行充分讨论与总结,把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反馈学院,并将整改结果进行公示,做到“句句有回应,事事有着落”。通过系统化的意见反馈过程,学生会实现了良性自我优化。
重视“五育并举”,开展多项特色活动
学生会围绕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了多项具有专业特色和鲜明主题的学生活动,全方位覆盖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一年来,针对学生骨干开展七期“学习马拉松”活动,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理论素养;开办辩论赛、21天寒暑假读书打卡、考研动员会等促进学风建设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举办“迎新杯”、“毕业杯”、师生联谊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多项体育赛事,促进师生健康生活,锻炼健康身体;结合专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绘出我心中的‘蓝朋友’”、传五四薪火绘青春画卷、系列主题涂鸦等多项特色活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升美育素养;组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团队,在寒暑假期间与多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诸如环保清洁、多彩墙绘、支教助学、职业体验等项目,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劳动实践能力。
今后,设计艺术学院学生会将继续以“我为同学办实事”为目标,着眼于同学们实际性、普遍性需求,继续推动“125”服务模式的高效运行,让“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争做学生服务的实干者,将学生会打造成为同学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