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五育润心 筑梦未来|设计艺术学院扎实开展第十八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

作者:魏子君       编辑:陈冬雪       复审:徐健       终审:薛卿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27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且扎实地推进,设计艺术学院积极推进“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扎实开展第十八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增强心理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德育润心,树立正确三观,筑牢心理之基

召开“设计艺术学院心理委员座谈会”,精准洞察学生心理状况与思想动态,提升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质效。开展“设计艺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大赛”,17位参赛选手采用团体活动、心理沙龙、读书故事会等形式,就大学生活适应、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开展主题班会。依托“小艺心理课堂”网络思政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多维度推动全体学生关注心理成长、培育理性平和心态,为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智育启心,培养理性思维,提升认知水平

面向1500余名在校学生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内容涵盖心理学基础理论、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实用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知识的热情,形成“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的良性循环。学院特色思政品牌“设艺青年说”“设艺朗读者”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打造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化活动“别让否定困住自己”和“出发,遇见更好的自己”,以心理情景剧、朗诵的形式鼓励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活动创造者”,在自编自演、自主组织中提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与心理调适能力。以“智育启心”为抓手,通过知识性、艺术性、互动性兼具的活动,让理性思维与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体育强心,增加抗压能力,塑造坚韧心态

举办“民族艺彩映校园,文体悦动展风华”国风主题趣味运动会,设置7个特色项目,吸引 21 个团队的近 300 名学生同场竞技。活动以“团队协作+文化体验+体能挑战”为核心,让学生在趣味竞赛中增强肢体协调性与抗压能力,在传统文体项目中感受文化魅力,在团队拼搏中淬炼坚韧心态,以体育精神赋能心理成长,构建“强心、健体、铸魂” 的育人场景,助力学生在挫折中磨砺意志、在协作中凝聚力量,形成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美育怡心,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开展“心随手动 趣美同行”心理游园会,通过扭扭棒创意手工、传统投壶游戏等体验项目,让学生在指尖创作中释放压力、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治愈力量,以动手实践促进身心放松与情绪调节。同步举办“第三届设艺最美笑脸”征集活动以及“身边的故事”暖心摄影大赛,累计收集作品134件,引导学生以积极视角发现日常之美,在记录与分享中培育乐观心态、传递正向能量,构建 “发现美好-感知美好-创造美好”的心理成长闭环,助力学生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慢下来、静下来,用艺术的温度滋养心灵、点亮生活。

劳育健心,锤炼实践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组织宿舍卫生清整与环境美化行动,引导学生在整理生活空间、美化生活环境的过程中释放情绪压力,通过打造整洁温馨的居住空间,增强归属感与掌控感;开展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运用专业技能进行墙绘,在美化乡村环境中收获认可,形成“劳动付出-正向反馈-自我认同”的良性循环。将劳动实践与心理成长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挥洒汗水中磨炼意志、在服务奉献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培育“吃苦耐劳、乐观坚韧、奉献担当”的心理品格,为应对生活挑战奠定坚实的身心基础。

五育并举,协同发力,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嵌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流程育人环节,成功构建起多维立体、协同联动的育人新格局。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五育融合,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兼具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新时代青年学子持续发力,书写育人工作新篇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