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探索文化享老的创新打开方式,6月17日,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博带领师生一行走进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精心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暖桑榆”乐龄工坊—柳编技艺沉浸式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柳编非遗技艺为纽带,通过青年创意赋能非遗活化,助力银龄群体乐享文化滋养。

设计艺术学院“艺绘青锋”青年志愿者充分发挥设计思维与专业优势,系统梳理、提炼并优化柳编教学流程,将复杂的技法拆解为易于掌握的步骤,精心准备了工具材料包。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柳编故事,手把手示范编织技巧,在“指尖传艺”的温情互动中,倾听老同志们讲述他们记忆中的手工艺故事与生活智慧,现场学习氛围温馨而热烈。

柔韧的编织条在老同志们的指尖灵巧穿梭、逐渐归顺,一件件作品的雏形悄然显现,洋溢在脸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成为“非遗助老”理念最生动的注脚。老同志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带他们重温了非遗技艺的魅力,更使他们在体验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自我价值感。青年志愿者张世丽动情地分享:“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银龄活力与力量!尤其看到爷爷奶奶完成作品时开心的笑容,更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意义不仅在于技艺的延续,更在于它能点亮生活、温暖心灵。作为青年我们要积极发挥青春活力,为这份温暖赋能,展现银龄新风采,让传统在温情中焕发新生。”

“艺暖桑榆”乐龄工坊是设计艺术学院活化非遗创新传承,探索“青春力量驱动非遗传承与文化养老融合”模式的创新之举。通过构建“青年赋能—非遗活化—银龄乐享”的互动模式,以非遗为介搭建起代际交流的温馨桥梁,在非遗匠心传承中丰富老人精神生活,焕发“桑榆非晚”的活力。
未来,设计艺术学院将继续立足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的优质平台,深化与山东省老干部中心的密切合作,通过激发青年在非遗传承与文化助老中的先锋作用,开展更多元化、深层次的体验项目,不断拓展“艺暖桑榆”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努力打造青年实践成长、非遗创新传承、银龄乐享晚晴的示范性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桑榆晚景的辉映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