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深度融合,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艺”言“艺”语解码新时代宣讲团于2025年7月5日至8月31日,组织六支社会实践分队奔赴山东省内多地,围绕红色传承、社区治理、乡村振兴、青春向党、银龄共话、童心启蒙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精神追光者:走进革命圣地,感悟精神伟力
“红色精神追光者”团队深入汶上烈士陵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苏鲁豫边区特委遗址、宁阳烈士陵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地,通过实地走访、聆听讲解、默哀致敬等形式,深刻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并录制微课进行线上传播,以艺术化方式广泛讲述红色故事。

青春向党·红色领航:沙龙打卡并举,熔铸信仰之魂
“青春向党·红色领航”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青年理想信念。通过主题沙龙、联学打卡、致敬英模书信、实地宣讲等艺术化、互动性强的创新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学子在艺术表达与互动中深化理论认知、坚定理想信念,有效促进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童心筑梦·红色启蒙:播撒爱国种子,讲述经典故事
“童心筑梦·红色启蒙”团队10名成员分赴日照、聊城、临沂、潍坊、济南等地,面向儿童开展红色启蒙教育。成员们精心讲述《小兵张嘎》《王二小》等经典红色故事,组织趣味手工活动,将红色基因巧妙融入寓教于乐的互动中,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党爱国的种子。

乡村振兴·红色沃土:艺术赋能乡村,记录发展足迹
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乡土认同与社会责任感,“乡村振兴·红色沃土”团队12名成员深入烟台、济宁、枣庄、德州、济南、日照、青岛等地的乡村社区。围绕“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主题,队员们通过田间地头微宣讲、走访老党员、制作“红色+农耕”文化手账等多样化形式,以艺术视角记录乡村变迁,用青春智慧探寻新时代乡村发展密码,为红色沃土注入新活力。

红色薪火·社区治理:访谈宣讲结合,助力基层治理
“红色薪火·社区治理”分队深入青岛、聊城、济南、淄博、泰安等地8市9处社区,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队员们访谈老党员,传承红色精神;开展垃圾分类等政策宣讲,普及环保知识;投身社区服务,助力居民共建共治。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访谈记录、影像资料,并制作实践总结视频10余个。

银龄共话·红色记忆:聆听峥嵘岁月,传承革命薪火
“银龄共话·红色记忆”团队11名成员分赴聊城、泰安、日照、青岛、济南、德州、济宁等地敬老院。他们深入老党员群体,通过一对一访谈挖掘珍贵红色记忆;同时化身“宣讲员”与“陪伴者”,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开展互动手工等形式,传递温暖关怀,促进红色精神的代际传承。

“艺”言“艺”语解码新时代宣讲团是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拓展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下一步,“艺”言“艺”语解码新时代宣讲团将持续探索红色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新路径,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增长真才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